当前位置:
纪录片《大唐诗人》解说词文本丨第9集:王维 诗中有禅
来源: | 作者:- | 发布时间 :2025-04-30 | 29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
《大唐诗人》

9集:王维 诗中有禅

 

大唐开元十九年,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隆范府邸的这场宴会,达到了最高潮,一位容貌清秀才华横溢的书生,穿着一身乐工的服装,陪在一位道姑的身边,这位身份高贵的道姑,就是玄宗皇帝的亲妹妹玉真公主,而她眼前的书生,就是被后人称为诗佛的大诗人王维。

 

王维:这是小生最近所作的诗文,请真人过目。

玉真公主:一介书生,怎能穿得如此浮浪,哥哥你偌大的王府,难道没有一件像样的衣衫吗?

李隆范:摩诘,这事有门。

雷海青:太上皇,太上皇。

 

盛唐大诗人王维换上乐工的衣服,为玉真公主弹奏,这段故事,在唐人所著的《郁轮袍传》和《集异记》中,均有记载,王维字摩诘,他的名和他的字合起来,维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个菩萨,王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,《鸟鸣涧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,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,王维擅长诗画,精通音律,又通佛理,他将画风音乐禅理,融入到他的诗歌创作中,创造出了一种雍容平和,清新自然的诗风,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,后世称之为诗佛

 

今天我们一谈唐诗,首推李白杜甫,可在当时,王维的名声远在他们二人之上,原因有三。一是成名早,王维17岁就写下了流传后世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,名动长安;二是出身好,河东王氏属于五姓七家正经的贵族子弟;第三人长得很俊美,《集异记》中说他妙年洁白,风姿多美。由此可见,青年王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,可他为何要以换装这种有些自轻自贱的方式,出现在玉真公主的宴会上呢,这段历史故事,当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诗佛王维,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人生过往,今晚为您讲述大诗人王维的故事。

 

武则天长安元年,王维出生在河东蒲州,位于今天的山西省,太原王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,少年王维不仅书读得好,而且在音乐上也很有天赋,父亲看他悟性好,便请来了当时第一琵琶手李先生,专门教他音乐,从此王维技艺猛进。

 

十五岁那年,王维告别了母亲,踏上了前往都城长安的道路,他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,为了能在长安崭露头角,他拜访了父亲和祖父的老相识,不料却屡屡碰壁,转眼间两年过去了,这一天正逢重阳佳节,心情苦闷的王维写下了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,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 

在长安的屡屡碰壁,让王维意识到,要想有所作为,不仅仅要学问好,还得有人引路,经人指点,王维使了钱,终于见到了岐王殿下。


更多内容